《医经钩考》:一部考证医学经典的罕见力作
东汉班固《汉志·方技略》有“医经、经方、房中、神仙”四类医学文献书目,实乃承袭于西汉末刘向、刘歆父子奉诏校书编纂的《别录》《七略》而来。“医经”一词,当始于西汉光禄大夫刘向奉诏校书时所命名《方技略》中的“医经七家”,惜只有《黄帝内经》一家传世,余皆亡佚。然而,据考证今本《黄帝内经》不是《汉志·方技略》所载“《黄帝内经》十八卷”,而是由两部独立的医学典籍《黄帝素问》与《黄帝针经》(《九卷》《灵枢》)组成。所以,为了弄清楚其原委、其来龙去脉及相关内容等,本书遂撷取《方技略》中关于“医经”(如《素问》《灵枢》《难经》)、并旁及“经方”(如《伤寒杂病论》)与脉学、间或涉及“房中、神仙”与本草(如《神农本草经》)等经典内容之疑惑、之难解、之不定、之感兴趣者等,博采众家,多方求证,搜集摘引,不厌繁琐,摸爬梳理,编著相关内容共十二卷一百五十三篇,予以“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以求其真、求其实、求其是,以释疑解难并知其所以然。
时贤赵洪钧先生读后认为,“斯作考据精辟、引证宏富、逻辑严密、结构严谨,乃罕见之作。值得一切与医经有关者一读。”(《医经钩考·赵序》)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聂广先生读后认为,“它不仅为中医理论‘从哪来’提供‘砖瓦’基础,也为回答中医理论‘是什么’‘到哪去’贡献实证研究。”(《医经钩考·聂序》)
河北中医药大学扁鹊文化研究院院长曹东义先生读后认为,“为了还历史本来面目,金栋先生《医经钩考》做了大量工作,尽管这有可能是‘费力不讨好’的事情,但是他无怨无悔,一定要把三皇五帝说清楚,顺便把很多历史尘埃清理好,让人们知道一代一代中医人如何奋斗,如何竭力想探索本源却苦于不能深入研究……中医理论的发展过程,可以从出土文献之中获得旁证,长沙马王堆十一脉灸经、江陵张家山汉墓《脉书》、成都老官山汉墓脉学著作的出土,都给我们探索医经理论形成过程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读过金栋先生的著作,我们可以由源及流,从发生到成熟,来研究、探索中医经典的诞生过程。尽管我们也需要历尽艰辛,读懂古人的论述,但是苦尽甘来,就会收获穿越古今的快乐……
“希望后来的有识之士,或者有志于发展中医学术的年轻人,能够认真研读金栋先生的这部重要的学术论著,一定会大有收获。站在前人的肩头,也必将会超越古代的认识,中医学术的传承创新,也必然会结出很多丰硕的成果。”(《医经钩考·曹序》)
编著者 金栋 金雪宁 力荐
二零二五年五月
-
北京耀中成功举办DSE课程说明会
-
银轮股份:站上液冷风口,“千亿事业”有望加速实现
-
ETC最新重要报告全面介绍全球建筑业排放状况和脱碳路径
-
Assembly任命Karen Ho为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引领该地区增长
-
Quantinuum宣布具巨大商业潜力的生成式量子人工智能突破
-
AI 与基因组学进步为亚洲肺癌负担带来新希望
-
E Ink元太科技发布75吋E Ink Kaleido™ 3户外大型彩色电子纸广告牌
-
布鲁可携多IP系列产品亮相德国纽伦堡玩具展,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
-
森林城市再迎重磅利好,数字地位赋能区域发展
-
IBM 发布 2024 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软件业务双位数增长,自由现金流超全年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