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发布全球首款轻量化重载机器人仿生灵巧手
8月9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WRC)现场,深圳赛博格机器人有限公司正式发布全球首款轻量化仿生灵巧手Cyborg-H01。这款仅重500克却能承载10公斤负载的核心部件,一举打破重载人形机器人“灵巧执行”技术瓶颈,标志着我国在工业机器人核心领域实现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成功破解该领域“卡脖子”难题。
从性能参数看,赛博格Cyborg-H01展现出全球领先优势。相较于特斯拉OptimusGen-2(28自由度)、英国ShadowHand(19自由度)等国际同类产品,其以16自由度实现0.1N级力控精度,可精准适配电力巡检、核电站维修等高危场景,在极端环境下的稳定性与适应性尤为突出。
赛博格创始人董典彪博士介绍,搭载该灵巧手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实现双臂20公斤负载与4小时续航能力,通过“肩-胸-膝”多部位协同承力技术,将局部关节负载降低40%。在深圳某变电站实测中,机器人可自主完成高压设备检修,作业效率较人工提升3倍,且实现零事故运行,充分验证了技术的实用性与安全性。
“当前机器人行业正经历深刻变革,工业领域对高精度、高负载、强适应的智能装备需求日益迫切。”董典彪分析,随着技术迭代,机器人将在更多复杂场景发挥关键作用。他强调,赛博格始终以“人工智能+机器人本体”深度融合为路径,致力于解放高危高负荷作业人群,提升劳动保障水平。
董典彪表示,此次灵巧手的推出,是践行这一理念的关键突破。得益于政策扶持、产业链配套、人才集聚与资本助力的良好生态,硬科技企业得以获得全生命周期支持,这更坚定了我们赋能行业升级的决心。
谈及技术突破的产业影响,董典彪指出,这将引发多维度积极变革:创新链上,带动本土供应商协同开发专用传感器,推动集成商针对高危场景定制机型;价值链上,显著降低重载机器人系统成本,为中小企业智能化改造降低门槛;就业链上,既能替代电力、矿山等行业高危岗位,又将催生机器人运维等新兴职业,实现产业生态的系统性升级。
赛博格投资人、昱烽晟泰资本董事长马立雄认为,这一突破不仅是单一技术的革新,更是产业生态的质变。“随着生态体系持续完善,有望形成规模庞大的国产重载机器人产业集群,在全球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
此次技术突破与《“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高度契合,成为规划落地的实践范本。在产业生态构建上,赛博格牵头制定《工业重载移动机器人性能要求》团体标准,联合力劲科技、沈阳铸造所等建立“材料-本体-应用”协同创新平台,带动产业链上下游200余家企业协同发展。
从实验室的仿生学突破到高危现场的实战检验,赛博格以“身体协同+中枢决策+灵巧执行”的技术三角,为中国机器人产业注入鲜活实践。赛博格Cyborg-H01“灵巧手”的发布,不仅彰显了机械装备的精准效能,更标志着中国智造对全球机器人产业格局的重塑。
-
北京耀中成功举办DSE课程说明会
-
银轮股份:站上液冷风口,“千亿事业”有望加速实现
-
ETC最新重要报告全面介绍全球建筑业排放状况和脱碳路径
-
Assembly任命Karen Ho为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引领该地区增长
-
Quantinuum宣布具巨大商业潜力的生成式量子人工智能突破
-
AI 与基因组学进步为亚洲肺癌负担带来新希望
-
E Ink元太科技发布75吋E Ink Kaleido™ 3户外大型彩色电子纸广告牌
-
布鲁可携多IP系列产品亮相德国纽伦堡玩具展,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
-
森林城市再迎重磅利好,数字地位赋能区域发展
-
IBM 发布 2024 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软件业务双位数增长,自由现金流超全年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