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农业信用担保发展进入快车道
近日,记者从财政部获悉,国家农业信用担保体系初步建成,步入良性发展轨道,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目前全国农业负担体系总资金达794.07亿元。
国家农业负担体系由国家农业信用担保联盟有限责任公司和省级农业负担公司组成,市、县一级农业负担组织原则上是以省级公司的分支机构形式设立的。"据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16年5月,全国农业公司注册成立,随后又成立了33个省级公司。到2020年年底,全县共设立分行924家,与地方政府或其他金融机构合作设立了660家营业网点,覆盖全国94%以上的县级企业。
从2016年到2018年,中央政府每年划拨相关资金支持中等规模的农业经营,主要用于各级农业企业的注资。目前,全国农业负担体系总资金为794.07亿元,其中国有农业企业150亿元,省级农业企业644.07亿元。同时,考虑到农业企业地处农村,地域广,规模小,成本高,中央财政对地方政策性担保业务给予持续支持,包括给予担保成本补贴,支持省级公司降低担保率和农业融资成本;进行商业回报补偿,支持省级公司提高风险补偿能力。
全国农民从创办和发展企业到全面促进企业发展已进入快车道。"财政部负责人表示,2017年至2020年,全国农业企业规模年均增长91%,目前全国农业保险负担余额2117.98亿元,扩大3.4倍,政策性功能逐步发挥。
从实际工作看,国家农业负担制度初步缓解了农业融资困难和融资成本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问题,促进了农村产业的繁荣和农民就业的增加,促进了扶贫战略的实施。
通过降低担保率,加强银行间的合作,农业项目的综合融资成本基本控制在8%以下,明显低于地方农村综合融资成本。同时,银行简化了贷款手续,缩短了审批时间,使农业获得银行贷款更容易、更方便。
各地不断创新保证模式,特别是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支持生猪稳定生产和供应方面,有效地发挥了财政资金筹集的重要作用。"据财政部有关负责人介绍,2018年以来,农业粮食种植累计保障达到710亿元,生猪数量达到190亿元。
国家农业负担体系的快速发展也帮助脱贫,各地把农业负担作为重要的融资政策工具,全面实施扶贫政策,县脱贫率达到96%,工业扶贫效益良好。目前,农业负担累计支持国家和省级消除贫困县636000个项目,保障金额1354亿元。
下一步,财政部和农业部、银监会将把重点放在促进全国农村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为全面实施农村振兴战略提供更有力的支持。"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说。
-
北京耀中成功举办DSE课程说明会
-
银轮股份:站上液冷风口,“千亿事业”有望加速实现
-
ETC最新重要报告全面介绍全球建筑业排放状况和脱碳路径
-
Assembly任命Karen Ho为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引领该地区增长
-
Quantinuum宣布具巨大商业潜力的生成式量子人工智能突破
-
AI 与基因组学进步为亚洲肺癌负担带来新希望
-
E Ink元太科技发布75吋E Ink Kaleido™ 3户外大型彩色电子纸广告牌
-
布鲁可携多IP系列产品亮相德国纽伦堡玩具展,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
-
森林城市再迎重磅利好,数字地位赋能区域发展
-
IBM 发布 2024 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软件业务双位数增长,自由现金流超全年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