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 世界肾脏日:应对突发风险 关心弱势群体
当前全球慢性肾脏病( CKD) 发病率不断上升,经国际肾脏病学会与国际肾脏基金联盟联合提议,决定从 2006 年起将每年 3 月份的第二个星期四确定为"世界肾脏日"。今年的世界肾脏日定于 3 月 9 日,主题为"人人享有肾脏健康 - 应对突发风险 关心弱势群体",旨在提升人们对 CKD 以及相关肾脏疾病的防治。百特呼吁通过科学疗法帮助患者回归正常生活,重启精彩人生。
目前,我国10个人中就有一个慢性肾病患者[1],一旦得病则不可逆转,甚至发展成终末期肾病( 尿毒症)。而随着人口老龄化进展,尿毒症患者的数量逐年攀升,已然成为重大公共健康问题。透析是尿毒症患者的主要治疗选择,其中腹膜透析利用自身腹膜作为透析膜对体内的毒素进行清除,整个治疗过程在家即可完成。尤其是经历了新冠疫情的考验,腹膜透析有效避免了外部环境带来的交叉感染风险。对于广大尿毒症患者来说,是一种可靠的肾脏替代治疗方式。腹膜透析包括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CAPD)和自动腹膜透析(APD)两种。
带有远程患者管理(RPM)功能的APD治疗过程
APD 和手工操作的 CAPD 区别是使用自动化程序和集成管路系统代替手工来进行频繁的换液操作。患者只要准备好腹透所需的物品并将自己与 APD 连接即可完成治疗过程。
患者进行 APD 治疗的过程中,机器会自动监测并记录每个周期的灌注量、留腹时间、引流时间、引流出量等治疗数据,整个过程均由机器自动操作,所以一般将 APD 治疗时间放在晚上,患者可以一边睡觉一边进行治疗,可以在很大程度解放患者的日间时间,对于有工作、学习以及社交生活需求的患者来说,能够促进患者更好的回归社会;APD 治疗方式的透析剂量更灵活、小分子溶质清除能力更强,显著提高了腹膜透析的治疗效果;部分新型 APD 带有远程患者管理功能(RPM),自动上传治疗数据至医护端,使得患者能够获得更加及时可靠的医疗服务及更大的获益。
中国工程院陈香美院士提议:建议将居家腹膜透析及其互联网远程医疗纳入国家医疗保险体系, 建立相应的报销制度和方案。
自动化腹膜透析(APD)与远程患者管理(RPM)响应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落实"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为医护减负,助力患者的日常治疗。这不仅减轻了医疗系统的负担,从长期获益来看,居家腹透患者和血透患者的生存率相当,还具有卫生经济学上的优势。腹透治疗模式的多样性可以帮助更多患者实现正常工作、回归生活。APD在今后的发展普及,将有望提升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保障能力,推进卫生健康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实现健康中国和数字中国。更多信息,请访问cn.mykidneyjourney.com
[1]. Zhang LX, et al. Lancet. 2012;379(9818):815-22.
-
北京耀中成功举办DSE课程说明会
-
银轮股份:站上液冷风口,“千亿事业”有望加速实现
-
ETC最新重要报告全面介绍全球建筑业排放状况和脱碳路径
-
Assembly任命Karen Ho为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引领该地区增长
-
Quantinuum宣布具巨大商业潜力的生成式量子人工智能突破
-
AI 与基因组学进步为亚洲肺癌负担带来新希望
-
E Ink元太科技发布75吋E Ink Kaleido™ 3户外大型彩色电子纸广告牌
-
布鲁可携多IP系列产品亮相德国纽伦堡玩具展,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
-
森林城市再迎重磅利好,数字地位赋能区域发展
-
IBM 发布 2024 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软件业务双位数增长,自由现金流超全年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