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假少祭祖难 慈恩天下遂心愿
临近孝亲追思的清明节,我们借机聊聊有关“祭祖”的话题。中华文明赓续上下五千年而人种、文字、文化从未中断,就是因为我们历来重视“血脉传承”,讲究“认祖归宗”。
中国人的“祭祖情结”源于我们的生存之道:华夏文明自古以来就带有浓重的儒家伦理学底色。儒学思想基于纯粹的自然人性理论,将人类的自然情感视为理性的原动力,在当年诸子百家关于“人禽之辨”的学术分疏中,最早确立了人伦道德的基础——心安。
心,是道德意识之源头;安,是道德行为之根基。长期以来,“不忍”与“心安”一直是评判中国人道德行为的基本依据。“安”不仅是良心之安,还应安于仁义和礼法,所以“心安”就是“情感与理性、良知与规范”的和谐统一。
人正,则富贵;人善,则心安。我们中国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倡导“百善孝为先”,对“孝道传承”极为重视。父母祖辈活着时,子女理应孝顺侍奉;当他们去世后,也要虔心供奉。正所谓:“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简而言之,从殡葬习俗到葬式墓具,再到祭拜典仪,中华传统文化中都有与之配套且相当考究的理论规范和行为指南。
不过,今年清明节只有一天假,真是难为了出门在外的游子们——如果跋山涉水回乡祭祖,显然往返的时间过于紧张。好在如今网络技术特别给力,我们也可以尝试一下连政府部门都大力推广的“网络祭祀”。其实早在二十年前,民政部就曾发文倡导网上祭祀,号召殡葬行业“破千百年丧葬陈规陋俗,树新世纪祭祀文明新风”。而且中华英烈网、国家公祭网等权威平台也都在每年的抗战胜利纪念日、烈士纪念日、国家公祭日及清明节举行网上公祭活动。
2013年清明节,CCTV《朝闻天下》栏目报道了「慈恩天下」这款开创祭祀新风的高科技软件,高度赞扬北京慈恩天下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在网络祭扫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2014年12月6日,来自行业相关部门的众多领导与专家齐聚北京人民大会堂,共同出席慈恩天下公司主办的“倡文明祭祀、行低碳环保”研讨会,数十家媒体全方位报道了这一盛事,倡导大家注重生态环保、开展绿色祭扫。
孝亲敬祖祭先人,祈福献供不忘根。中华民族向来推崇饮水思源、叶落归根。礼祭祖先就是“行孝立德”的具体行为,也是“慎终追远”的精神需求。今年清明在即,「慈恩天下」全新推出大型多人线上祭祖仪式,通过恪遵礼法的“击鼓鸣钟、仪仗入场、祈福迎神、奉供献花、祭酒焚香、虔诚叩拜、诵读祭文、亲奏礼乐、敬献祭舞、礼官送神”等一系列祭典仪程,为列祖列宗献上尊崇庄重的供奉之礼。在慈恩天下精心打造的数字陵园,我们可以邀请族亲家人,共同在线祭祖,既低碳环保,又方便快捷。
“网络祭祀”是当前社会文化多元化发展的必然产物。「慈恩天下」作为一款孝亲敬祖的高科技软件,始终倡导“科技传承孝道”,依托互联网和3D技术,深入研究不同历史时期的祭祀风俗和典仪规范。慈恩天下始终以“孝、礼、德”为核心,汲取孝道文化与吉祥文化之精髓,让传统文化在科技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清明假少祭祖难,慈恩天下遂心愿。通过使用「慈恩天下」软件,我们不但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慎终追远的祭祖活动,充分领略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刻感悟天地自然运化万物的奇迹,而且还能“知礼行孝、立德修身”,然后重新认识生命本质、唤醒生命潜能,激活守护内心安宁的智慧钥匙,继而树立健康向上的人生观和幸福观。
-
北京耀中成功举办DSE课程说明会
-
银轮股份:站上液冷风口,“千亿事业”有望加速实现
-
ETC最新重要报告全面介绍全球建筑业排放状况和脱碳路径
-
Assembly任命Karen Ho为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引领该地区增长
-
Quantinuum宣布具巨大商业潜力的生成式量子人工智能突破
-
AI 与基因组学进步为亚洲肺癌负担带来新希望
-
E Ink元太科技发布75吋E Ink Kaleido™ 3户外大型彩色电子纸广告牌
-
布鲁可携多IP系列产品亮相德国纽伦堡玩具展,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
-
森林城市再迎重磅利好,数字地位赋能区域发展
-
IBM 发布 2024 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软件业务双位数增长,自由现金流超全年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