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厂云探秘系列4-- 从PCR到基因组装:揭示合成关键步骤与精准验证
北京2024年9月25日 /美通社/ -- 由于寡核苷酸从头合成长度的限制,通常采用DNA组装技术、使用短寡核苷酸作为原料来构建更长的合成片段。常用的组装方法包括全片段酶促连接法和酶促填充法。全片段酶促连接法利用DNA连接酶将具有5'磷酸化且重叠互补的寡核苷酸片段连接形成双链DNA。酶促填充法基于聚合酶循环组装(Polymerase Cycling Assembly,PCA)技术,使用DNA聚合酶将重叠的寡核苷酸延伸成双链片段,通过overlap PCR获取较长片段,然后将各片段一起组装至载体上,最终构建出完整载体。
图1.擎科生物基因合成流程图
擎科生物的基因合成智能化生产平台能够实现1.5 kb以内短片段的自动化生产,有效减少人工操作失误,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客户可以根据不同的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载体骨架。擎科生物建立了一个准确规范的载体库,提供160多个免费载体供选择,并按需制备合格的线性化载体。同时,我们对客户自备载体进行NGS测序验证,确保序列准确,并提供免费存储服务,方便后续使用。
擎科生物自主研发的高品质重组酶、聚合酶和感受态细胞,确保载体构建过程高质高效。全流程试剂控制确保每个环节的质量。载体与PCR片段的连转反应由自动移液工作站操作,复苏液通过自动涂布仪进行样品涂布,并利用全自动菌落挑选仪筛选阳性克隆,支持二维码和条形码管理,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减少人工失误。擎科生物还自主开发了"磁珠法测序平台"用于Sanger测序,确保目的序列100%准确,并采用创新的NGS测序技术——Fast NGS,保障全质粒序列的准确性。在智能化基因合成生产线的支持下,基因合成交付率超过99.5%,最快可在3天内完成交付。
最后让我们一起深入了解擎科生物的智能化产线。以下这段视频将展示从自动化序列分析到筛选、测序和质检,每一步都在精密的控制下进行,确保基因合成的高效率和高质量。
-
北京耀中成功举办DSE课程说明会
-
银轮股份:站上液冷风口,“千亿事业”有望加速实现
-
ETC最新重要报告全面介绍全球建筑业排放状况和脱碳路径
-
Assembly任命Karen Ho为大中华区董事总经理,引领该地区增长
-
Quantinuum宣布具巨大商业潜力的生成式量子人工智能突破
-
AI 与基因组学进步为亚洲肺癌负担带来新希望
-
E Ink元太科技发布75吋E Ink Kaleido™ 3户外大型彩色电子纸广告牌
-
布鲁可携多IP系列产品亮相德国纽伦堡玩具展,持续推进全球化战略布局
-
森林城市再迎重磅利好,数字地位赋能区域发展
-
IBM 发布 2024 年第四季度业绩报告:软件业务双位数增长,自由现金流超全年预期